反璞歸真

正草之前的某天,我撥了空到學校聽了阮先生的演講,該場演講的主題是:中國當代建築,阮先生主要提及兩位在當代建築發展歷程極為重要的人物:王澍與朱锫,分別代表了當代中國前鋒派與海歸派的路線與論述之爭,不過這場演講固然精采,但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在演講結束後,提問時間有個EMBA的學生發問,關於中國建築未來的走向,與近來由於奧運的關係引進大量西方大師的前衛性建築,這些競圖之下的龐然大物實則與中國固有的歷史文化斷裂,是否他將成為一種常態?又是否成為當代中國建築發展的危機?

阮先生的回應發人深省,他明確的表示這不可能是一種常態,這只是煙花絢爛的一場秀,結束之後中國必須回到屬於他們自己的真實,他舉了一個很棒的例子來解釋這件事,日本建築師塚本由晴畢業後與他的老婆滿懷熱忱的計劃在東京開業,但當他們到東京晃了一圈後卻迷惘了,這不是他們所認識的東京?!不是雜誌上所介紹的那些美好建築所構成的東京,而是真實存在真實生活的東京,他們於是思索他們要的是什麼?!很快的便決定他們要做的是真實的東京,但怎麼作?不知道!!因為學校教育我們永遠都在訓練雜誌上的建築怎麼操作,而非教導我們怎麼操作一棟真實的建築......,這就是東京製造這本書出現的前因.

回歸正題,反璞歸真?這是我操作這次設計的方向與概念,他已經結束了,但我想他也將成為另外一個開始,是接下來兩年,甚至是更久之後的這段時間的一個開端,這將成為某種精神上的意志,成為我未來這段時間操作設計發展的主軸,有些時候我們不能夠一直停留在樹的轉化,細胞核的轉化,具體物件的轉化,卻讓設計的本身與土地與環境斷裂,讓設計成為憑空丟下的龐然巨物,這些雜誌上臨摹與引用的概念與操作手法是該被終結了.從這一刻開始,是該開始尋找屬於自己的語言與論述了!!

DESIGN6-2 版面

成長的階段,我們從劉墉的書進化到余秋雨,又從余秋雨進化到朱家姊妹,最後停在藍博洲之流,建築亦若是,探究到最深處,我們都不可能與這塊土地割裂.語言是從這塊土地長出,若未經歷反璞歸真的過程,就不能夠回到自己真正的響往與對這塊土地的企圖與愛,在全球化腳步方興未艾,周遭身旁同濟個個以巨大殘暴的解構式設計沾沾自喜的同時,期許自己繼續沉潛低調的朝自己相信的信仰大步向前,未來的日子我們繼續!!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