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角度的論述

colonial modernity--上週C老師的課和K先生在研討會中的演講都提到了這個key word,所謂殖民現代性,是站在左派的論述角度對現代性的一種詮釋,在殖民背景下壓制的政治性與民眾對公眾事務的參與,以及現代基礎建設的開發後產生生產力與生產結構的改變。在馬克思的論述裡,這是前資本主義過度到資本主義的階段性歷程,這種實際上交雜著帝國主義與現代主義發展的濫觴,體現在都市與建築的空間特質上,我們可以藉波特萊爾與Walter Benjamin對當時巴黎的書寫看到一個躍然紙上的細緻都市紋理地貌。

當代的我們回頭看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歷史,就會有這些驚奇的發現,只是究竟我們對modernity的定義為何或許值得再討論,如果說現代性的表徵又回歸到我們對現代主義的定義上,那其實臺灣的建築發展並沒有出現這個常理中我們所認知的殖民現代化過程,而是以一種殖民帝國主義式或是殖民新古典主義式混雜了後期的折衷主義建築為主,畢竟新藝術以降到包浩斯後的發展系統,並沒有在二戰前被移植入臺灣甚而是東亞地區,而跟隨著布雜系統後的建構。如果現代性的定義擴大為一種再進化的詮釋,那這些後代的詮釋都必然被改寫。

另一位K先生的論點其實非常有趣,他說,如果我們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看待這個時代性的變遷,那是否今日我們所評斷的標準,都是建構在西方的教育與價值體系下的認知?這樣看來,以他們的角度認知的 Oscar Niemeyer是一位極其傑出的巴西建築師,彰顯了現代主義在拉丁美洲的發展變革,那這些雜揉了巴西特質的現代性是否也是一種殖民現代性的呈現呢?那這些西方或者因著西方教育思想體系被教育的我們所認知的好的建築或建築師,對在地居民而言是否仍是相同的看法?當我們以這樣的邏輯回頭檢視我們自己,看看那些我們嫌棄的李祖原,這些觀點變可怖,因為他的變異其實反映了在西放教育體系下的認知所作的變革,而身處在當下的我們並不認同,只是當我們在看待其他地域的作品時,我們已經被這套價值體系所蒙蔽了!

這個情況也反映在現今的建築歷程,在全球化資本主義席捲後,解構主義瓦解了我們自Alberti以來所建構的建築系統,更關注一個解構後喪失歷史文脈的個人的發展,所以signature artcitecture大行其道,我們創造了很多的大師,卻對解構後的再建構一籌莫展,在商品化的價值下喪失了自己,我想這種現象實際上也可以被我們廣義的泛稱為資本主義下的再殖民,只是這種再殖民的不知不覺與潛移默化,其實也是再一次的殖民現代性的呈現吧,究竟要如何掙脫這個殖民現代性的枷鎖,重新建構一套屬於我們對建築的完整論述呢?我想這是這個世代的建築人無法逃避的責任。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