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隨想

SDIM0325

受過一定程度專業知識薰陶的人,往往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作為專業者的傲慢。

念書的時候,剛開始接受空間上的訓練,思想上也會產生一些積極面的思考,看到國外精美的案例,常常感嘆身處的大環境不佳,人民資質駑鈍美學素質低落,對建築對空間專業不尊重,周圍都市環境雜沓,處處充滿毫無美感的頂樓加蓋鐵皮屋違建鐵窗,或許在我們的烏托邦世界裡,像蓋樂高一樣的擎孹未來的想像,充滿設計感的建築物工整的街道,很多無印良品和北歐極簡風的設計,就是一個完美的都市樣態吧!

科比意1930年代在其著作「光輝城市」中,曾以方整的街廓,筆直的林蔭道與公園,大量結合複合式機能與簡約造型的住宅大樓,建構當時代對未來巴黎的想像。誠然這樣的計畫最終並未具體落實,但這樣的精神仍舊透過法國馬賽公寓與印度昌蒂迦的都市計劃得到實踐。今日以當代思維回頭檢視當時的設計,發現經過時間的淬煉後,當時建築師理想的空間運用模式,實際上與真實的使用情形有所落差,數十年後再見,許多空間被棄置不用,或以有機的方式增生成居住者認知理想的狀態。

常常我們見到國外案例,不管是街道、百貨公司、住宅到商鋪,便會反思我們居住的所在,究竟為何如此雜亂不堪,缺乏美感,久了就出現所謂中華民國美學等於醜陋市街的代名詞。經過這些年來的觀察,我也不大認同這種全面性的以視覺角度判斷的空間形貌,更深層地來說,反而應先深刻的理解這些我們認知醜的、太強調功能性的物件背景,再進而思考如何轉化這些元素。舉例來說,為什麼台灣的住宅熱衷於裝設鐵窗?為什麼需要大量招牌?磁磚被大量運用背後的原理,騎樓設計之於氣候因素的背景……等,而這些我們認知為中華民國美學的建築產物,從反向的角度來看,不正是這個區域活絡而有機的展現嗎。

就如同我們作為一個外人,看到今日古巴哈瓦那的照片,那些彷彿被凝固在1960年代的城市外觀,努力地想存活在21世紀一樣,處處充滿生命力,成為各地旅人趨之若鶩,響往的旅遊之地,但身處其中的他們並無法察覺。2012年,忠泰曾經找來 MVRDV 在台北策了一個建築展「垂直村落」,就是以台灣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鐵皮屋為最初的概念出發。想要解決當代台灣都市對於美的想像與渴求,想必不應是如重劃區的建設公司們,用眾多高檔建材設計出與時代和土地都斷裂的華廈,也不是政府花大筆預算辦國際競圖,找來跨國事務所設計前衛的公共建築所能解決,唯有回到生活軌跡,從需求出發,從最微小的美感開始落實,才能一點一滴改變,讓城市找回屬於它自己的自明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