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總企劃淺談文化賦權


作為台灣最具代表性藝文組織,中華文化總會自1967年成立之初,便旨在宣揚中華文化,具有濃厚的反共復興色彩。有鑑於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作為與之敵對的國民黨政府遂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希冀透過中華文化的傳承復振,宣揚厚實的文化力與中華文化道統地位,此即文化總會的前身。長期由總統兼任會長的文化總會,名義上雖歸類為社團法人民間團體,卻有著濃厚的官方色彩,受限於創立當下的時代背景,在解嚴與台灣開放總統民選後,文化總會的幾次變革,包含名稱、宗旨目標與組織內部的調整變異,皆與政權更迭息息相關,它所被賦予的角色及定位,往往也因主政者立場的不同而改懸更張,從中華文化復興到台灣文化推廣,亦反映了當下台灣社會的發展彈性。
二次政黨輪替後的文化詮釋
2016年民進黨政府重新執政,具備濃厚官方色彩的文化總會再次面臨嶄新變革,檢視這三年多來的諸多計劃與行動,可簡單歸納為國際行銷與在地推廣兩種類型。前者多是與外交部駐外單位合作之計畫,包括前進馬來西亞檳城的〈藝術卡車秀台灣〉、日本東京舉辦的Taiwan PLUS、位於美國紐約的Taiwanese Waves及在德國柏林舉行的漫遊者藝術節…等,以及近期與總統府企劃的〈來去總統府住一晚〉。這些以文化行銷為主軸的活動泰半以國際大城市為據點,藉由短期快速的行銷手段,將強烈的台灣文化元素以不同的表演藝術或商業形式於異地呈現,藉此吸引外國民眾對台灣產生好奇,引動更深層的在地關注。
在地推廣部分以台灣為基地,推動包括城市生活文化的〈城南有意思〉,傳統信仰祭儀的〈霞海城隍文化節〉,以藝術介入方式進行廢墟再生的〈點亮十三層〉等計畫,都可以看見文總深入文化現場實踐的身影。〈匠人魂〉則透過尋訪台灣各地的百工職人,以小型紀錄片將這些身副十八般武藝的技藝匠師故事以影像手法呈現,藉以彰顯在地的草根精神。〈新活水〉雜誌做為官方傳播推廣文化的媒介,也透過改版為紙本雙月刊重新出發,以多元精準的議題掌握,深入淺出的編採模式結合獨具特色的設計,建構不同於以往的年輕活力。
若比較政權更迭前的文化總會執行項目,便可以清楚觀察到箇中區別。以youtube官方頻道的內容為例,2017年5月以前上傳的視頻內容,僅有近250集的〈漢字相聲〉音檔及少數的總統文化獎得獎者紀錄影音,前者以中國傳統音樂配樂,結合對漢字字詞的詞語解析,固然符合當年文化總會以弘揚中華文化為志的目標,卻明顯與當代台灣社會的真實斷裂,同時也與當代人們對文化總會的期許有不小落差。2017年年中後,透過〈匠人魂〉、〈賈文青相談室〉與上述眾多推廣活動的影音檔案,呈現出文總在改朝換代後迥然不同的新氣象,除了具體反映當下的時代與台灣脈動,也更接地氣地展現它賦予自身的靈活與多元傳播者角色。
隱身設計背後的在地話語與地方詮釋
從各項目的整體視覺呈現,活動流程安排、參與表演藝術團隊與藝文組織觀察,便可發現「設計」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這是長期以來台灣社會由上至下忽視的一塊,因此透過以美為出發的設想,便可很快地拼湊出一幅大致成形的拼圖,形塑出屬於台灣的文化圖騰。若從效益面檢視,越來越多的參觀人潮與網路聲量看似達到極好的宣傳,但接收完這些資訊後的普羅大眾,被開啟對台灣文化感興趣的大門之後,我們期待他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風景?
綜觀這些活動,都可以發現寬度有餘,深度不足的現象,或許受限於經費與時間限制,但更核心的課題是這些企劃的企圖不足,未見明確目標,加以設計本身並無法成為一種詮釋的主體,錯把配角當主角令本質在活動當下模糊,喧賓奪主後的焦點只落在皮層的視覺與感知體驗。但這或為文化總會的原罪,畢竟其權責並未深入文化內裏的部分,真正的文化賦權要賦誰權?這些活動本身是誰在為文化發聲?以〈點亮十三層〉計畫為例,燈光大師設計的廢墟打燈確實在當下重構了文化地景,暫時性活絡地方觀光產業並帶動話題,讓更多人認識一個曾經作為洗選煉廠的工業遺址,但也就只是如此了。更深層更需要被細緻梳理的課題被晾在一旁,究竟我們要怎麼面對一個長期飽受汙染問題限制的區域的發展?如何面對工業遺址的復興?如何面對並回應在地社群的思考?如何重建對地域的想像?當燈光打下去的同時,這些應該屬於地方詮釋的文化賦權彷若在轉瞬間隱身無蹤。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其他的項目中,〈匠人魂〉除了作為在地文化的傳承紀錄,在短暫的時刻讓閱聽者關注文化根源外,是否有機會創造更多深層的文化探索,抑或是帶動起某種傳統技藝傳承與延續?這些看似尖銳的提問,最終回歸的問題都是-我們的文化賦權要做到何種程度?我們所希冀的文化拓展最後要以何種形式走出去?在以設計為主體打響台灣文化的第一步之後,更深層面的挑戰,需要更誠實而嚴肅的面對。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