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絮語



最近花了兩三周的時間,終於把上個月中到南部旅行的照片處理完,想想攝影、修照片好像是在旅行中一個頗具有儀式性的經歷,拍攝的過程本身毋需多言,修照片這事則是對耐心與專注度有極高的要求,偶爾還要有一些感知的觸動。就我自己來說,圖像拍攝的當下選擇以raw檔存取,原始檔存進電腦後,要先用相機商開發的修圖軟體轉過一次檔,並一張張地針對白平衡、發色、亮度、對比等細節進行調整,最後再丟進Lightroom做精校,水平線、建築物的角度拉直拉正,才完成這整個修圖的SOP。彷彿照片修完的那刻,整趟旅程才是真正的結束了,可以再開啟下一個新篇章,再這樣的思維與系統化流程完備之後,好像就可以把很多原先糾結在一塊的事物拆解開來,像是旅行中會包含兩套記錄系統,一個先以手機快速拍照、手機APP修圖後即時上傳社群平台,同時又須用相機做更專精的影像紀錄,留存做為日後回味的吉光片羽,這讓記錄的經驗變成一種頗有職人修行之感的行為。


其實這種帶有職人性格的堅持體現在很多方面,最明顯的是在專業上的不妥協,比如在建築史學的領域就特別不能接受坊間喜歡把各地的老街立面描寫成巴洛克風格,抑或者是房地產建案的建築師在古典語彙、比例應用上的失衡,以及延伸而來的諸多語意不清、風格胡亂描述的廣告文宣,我有個做客家聚落研究很專精的學弟,就常常會指正專業術語在用法上的問題,以前會覺得這有很嚴重嗎?但後來仔細思考就可明白其堅持是其來有自,這些看似帶有專業傲慢的觀點,其實是蘊含了深厚期盼,寄望有更多人關注這些冷僻的議題,習得正確的知識。但專業是如何養成的?所謂的職人有做為專業者的眼光,是否就意味著非專業者的普民不具備評斷的資格呢?這種論戰最終很容易落入所謂實務與學術的論戰,一般民眾總被專業者視為缺乏專業素養的意見,專業者被詬病為缺乏生活感,無法與時代脈動接軌,最終所謂的對話就是各說各話,平行的兩條線終究無法在某個時刻交會。


另外一個情況是,所謂的職人是否就能和專業者劃上等號?專業者是否就能以全知的角度看待問題(顯然是不行)?近日台鐵大清水隧道的出軌意外衍生出許多討論,坊間意見多而紛雜,社群平台上就有土建營造的專業人士貼出日本道路工程和新幹線施工的影像對比評論了一番,事實上這樣的評論總令我困惑,這種張飛打岳飛的情況是可以一概而論的嗎?比較本身的立基點是站在客觀條件雷同的基礎上,這些所謂的專業者覺得台鐵可以和JR放在一起類比嗎?預算規模、期程、施工類型項目等,如果今天出來的新聞是台鐵高雄段地下化蓋了N年才蓋好,曠日廢時,輿論是否就立刻拿中國幾年內完成了多少條高鐵基建,速度等量齊觀云云的角度大肆批判一番,這時還會拿日本來比較嗎?但回到同樣的問題,這樣的比較立基點在哪?公平嗎?最終這些討論都應回到更專業的量化、質化標準來判定,然後回頭問問自己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公共建設?建立什麼樣的公民社會?


去年COVID19疫情爆發後,地域國境間的聯繫受到很大的衝擊,從台灣封鎖國境迄今已超過一年,且未來解封的情況短期內仍不樂觀,自由出國旅行已成為奢望。國內旅遊迅速成為顯學,許多觀光化的景點商品應運而生。某些像是食尚玩家、KKDAY之流的平台喜歡標榜台版,一秒到 的神奇語法博取觀者眼球,例如金門沙美就有個台版摩洛哥,嘉義有個台版金閣寺,其他諸如奇美博物館的一秒到歐洲、苗栗的台版京都嵐山等,真是族繁不及備載,每次看到所謂的一秒到異國景點打卡照,都令我有種時空錯置之感,那個沙美摩洛哥真是怎麼看都不像摩洛哥,苗栗偽嵐山的竹林稀疏到令人驚嘆,到底是有多缺乏文化自信才要想出這些空洞又不合時宜的行銷標語,做自己究竟有多難?好好扮演好你的沙美展現你特有的戰地文化不行嗎?這些好像針對打卡熱潮設計出來的景點,站在永續觀光的角度對地方又有何助益?所以旅行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只是打卡拍照以後回味,這樣做好像也沒有不對,但既然這樣幹嘛不要解封後好好存錢去摩洛哥一趟就好?真正豐富自己的見識開拓不一樣的視野。


轉職成為文字工作者之後,我就很少在工作之餘書寫長文,我想我們活在一個異常艱難的年代,生活周遭的聊天討論,三句不離股票十句離不開投資買房,這在過去成長的環境是很難想像的,看看我們的父執輩多麼幸福,他們的人生道路只要穩穩地走下去都可以有不錯的成果,好好念書就有好工作,獲取還不錯的薪水成家立業,但我們這一代不是的,正職工作的本薪根本無法讓你有更多餘裕思考這些,只好在忙碌之餘研究投資理財,想辦法在各式各樣的競爭捉拔得先機,還要承擔比以往更多的風險。但即便是如此艱困的時代,仍然要對未來懷抱期待,不要在資本的世界裡變得淺碟,在不同的層面深化自我,實踐一種更深刻的職人修行旅途。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