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伊士麥睽見多元化下的次中心觀點

照片出自unsplash https://unsplash.com/photos/c8GdokJMjWU


拜NetFlix、Disney+等跨國影視平台之賜,近年人們有機會透過很便利的方式,在線上觀看來自世界各國的影視作品。最近我就很著迷於NetFlix上觀看土耳其製播的電影和戲劇。土耳其製作的影視作品兼融了一部分西方社會的價值觀,又有濃厚的東方色彩、帶入一點伊斯蘭信仰,特別是它本身豐厚的歷史文化,都成為戲劇與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養分。有趣的是,看過幾部作品後,就可以發現土耳其編劇在劇本所在的地點設定上,除了最常見的伊斯坦堡之外,第三大城伊士麥的出鏡率異常高,甚至高過首都安卡拉許多。我最近甫看完的電影,就是講述出身伊士麥家族背景的女主角和伊斯坦堡男人戀愛、結婚的故事,另外也有公路系電影講述從伊斯坦堡搭火車到伊士麥的旅途。這些故事無獨有偶地都在情節中強調伊士麥或伊士麥人與他者不同的地域特質,這很顯然是土耳其境內對伊士麥當地的刻板印象,就像我們認定台南人嗜甜、新竹是美食沙漠之類的偏見,讓我感到好奇的,是這種明確的異與同、我們與他們的劃分從何而來?又為何會導致這樣的敘事出現?


這大概就得回到伊士麥本身的歷史來談,位處地中海東岸、愛情海畔的伊士麥舊稱士麥拿,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是重要的地中海貿易關口,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導致它長年在希臘、羅馬、拜占庭、埃及、土耳其等文明的激盪中發展,工業革命後順應歐洲的快速推進,伊士麥也迅速成為當地首屈一指的國際都會,除了土耳其人,當地也孕育了大量希臘裔與亞美尼亞裔族群。一戰後,戰敗的土耳其從鄂圖曼帝國中解放,邁向共和,伊士麥曾短暫劃入獨立的希臘領土,但隨後又在希土戰爭後重回土耳其懷抱。根據黎凡特一書所提及,伊士麥在戰後歷經一場大規模火災,整個極富規模的歷史城區盡毀,在民族主義風起雲湧的年代,多元種族在仇恨下的共存成了不可能的任務,百年後的今日回望,顯然那些過往的遺緒都成了孕育這座大都會的DNA,造就了一個與伊斯坦堡、與其他土耳其城市截然不同、帶有異域風情、文化、紋理、思維的地區,而這些與眾不同的部分,都透過影視作品具體反映。


正如安德森在其名著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中對民族主義所作的延伸分析,19世紀中葉後在歐洲點燃的民族自決火種,造就了官方民族主義及帝國主義的興起,殖民與被殖民,顯然也刺激著不同共同體的形塑。所謂當時的共同體遺緒,大體就是戰爭人去樓空後,遺留下來的少部分人、傳統的習俗與信仰,如何和以「國家」為主體的民族進行再融合,這些有別於多數以首都中心為主流的文化脈絡(當然,在土耳其會是以第一大城伊斯坦堡為首,而非安卡拉),創造出同中求異的經驗,成為了一種多元化下的次中心觀點,它既非主流也非邊陲,而是一個人們無法忽視的存在。就如同在印度文化中,南部的達羅毗荼語系與北方印地語在藝術文化之間的微妙連結;也像近年台灣藝文圈開始重視所謂的南方之聲,尋找與建構有別於台北主流的文化視角。


伊士麥那些曾令當地人引以為傲的文明遺跡,或許早已在戰火中煙消雲散,但多元文明交互影響下長達千百年的文化因子卻深埋伊士麥人的血液中,世世代代地流傳下去。





留言

熱門文章